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公布:交通違法記誠信檔案
近日,國務院印發(f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簡稱《綱要》),部署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構筑誠實守信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這是我國首部國家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guī)劃。
《綱要》指出,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對增強社會成員誠信意識,營造優(yōu)良信用環(huán)境,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主要目標 到2020年,社會信用標準體系基本建立 到2020年,社會信用基礎性法律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tǒng)基本建成,信用監(jiān)管體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務市場體系比較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全面發(fā)揮作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市場和社會滿意度大幅提高,全社會誠信意識普遍增強,經濟社會秩序顯著好轉。 建設領域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集中在四大重點領域 《綱要》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等四大重點領域,明確了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密切相關的34個方面的具體任務,并提出了三大基礎性措施。一是加強誠信教育與誠信文化建設。二是加快推進信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和應用。三是完善以獎懲制度為重點的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四原則 政府推動社會共建 健全法制規(guī)范發(fā)展 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 重點突破強化應用 規(guī)劃要點 將公民交通安全違法情況納入誠信檔案 《綱要》要求,推進強制執(zhí)行案件信息公開,制裁商業(yè)欺詐和恣意違約毀約等失信行為。進一步深化檢務公開,繼續(xù)推行“陽光辦案”,完善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制度,建立健全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與應用的社會聯(lián)動機制。 《綱要》指出,要將公民交通安全違法情況納入誠信檔案,促進全社會成員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將社會單位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規(guī)情況納入誠信管理,強化社會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 《綱要》明確,建立各級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員信用檔案,依法依規(guī)將徇私枉法以及不作為等不良記錄納入檔案,并作為考核評價和獎懲依據(jù)。 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納入廉政記錄等信息 《綱要》要求,加強公務員誠信管理和教育。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依法依規(guī)將公務員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相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信用信息納入檔案,將公務員誠信記錄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jù)。 《綱要》明確,深入開展公務員誠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加強法律知識和信用知識學習,編制公務員誠信手冊,增強公務員法律和誠信意識,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 加強電商信用體系建設,嚴查網店制假售假等 規(guī)劃綱要要求,建立健全電子商務企業(yè)客戶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評估制度,推行電子商務主體身份標識制度,完善網店實名制。加強網店產品質量檢查,嚴厲查處電子商務領域制假售假、傳銷活動、虛假廣告、以次充好、服務違約等欺詐行為。打擊內外勾結、偽造流量和商業(yè)信譽的行為,對失信主體建立行業(yè)限期禁入制度。 規(guī)劃綱要同時強調促進電子商務信用信息與社會其他領域相關信息的交換和共享,推動電子商務與線下交易信用評價。開展電子商務網站可信認證服務工作,推廣應用網站可信標識,為電子商務用戶識別假冒、釣魚網站提供手段。 拖欠農民工工資,列入失信責任追究范圍 《綱要》指出,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建設,建立科學、有效的建設領域從業(yè)人員信用評價機制和失信責任追溯制度,將肢解發(fā)包、轉包、違法分包、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列入失信責任追究范圍?!毒V要》指出,要加快工程建設市場信用法規(guī)制度建設,制定工程建設市場各方主體和從業(yè)人員信用標準。推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 《綱要》指出,深入開展工程質量誠信建設,加大對發(fā)生重大工程質量、安全責任事故或有其他重大失信行為的企業(yè)及負有責任的從業(yè)人員的懲戒力度。 推廣重大決策公示聽證制,提升政府公信力 《綱要》指出,進一步推廣重大決策事項公示和聽證制度,拓寬公眾參與政府決策的渠道,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社會監(jiān)督和約束,提升政府公信力,樹立政府公開、公平、清廉的誠信形象。 《綱要》強調,發(fā)揮政府誠信建設示范作用。各級人民政府首先要加強自身誠信建設,以政府的誠信施政,帶動全社會誠信意識的樹立和誠信水平的提高。在行政許可、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jiān)督、申請政府資金支持等領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培育信用服務市場發(fā)展。 推進生產領域信用建設,建失信黑名單披露制度 《綱要》指出,推進生產領域信用建設,建立質量信用征信系統(tǒng),加快完善12365產品質量投訴舉報咨詢服務平臺,建立質量誠信報告、失信黑名單披露、市場禁入和退出制度。 《綱要》指出,要建立安全生產信用公告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承諾和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及安全生產失信行為懲戒制度。以食品、藥品、日用消費品、農產品和農業(yè)投入品為重點,加強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生產和加工環(huán)節(jié)的信用管理,建立產品質量信用信息異地和部門間共享制度。推動建立質量信用征信系統(tǒng),建立質量誠信報告、失信黑名單披露、市場禁入和退出制度。 分類分級管理信用信息,特殊需求特殊申請 《綱要》明確,要逐步推進政務信用信息的交換與共享,逐步形成覆蓋全部信用主體、所有信用信息類別、全國所有區(qū)域的信用信息網絡,各行業(yè)主管部門要對信用信息進行分類分級管理,確定查詢權限,特殊查詢需求特殊申請。 對于加快推進信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和應用,《綱要》明確,主要包含以下五方面內容:(一)行業(yè)信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二)地方信用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三)征信系統(tǒng)建設。(四)金融業(yè)統(tǒng)一征信平臺建設。(五)推進信用信息的交換與共享。 強調建立面向不同對象的征信服務產品體系,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和專業(yè)化的征信服務需求。 建立侵權追責機制,保護信用信息主體權益 《綱要》要求強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信用信息侵權責任追究等機制,保護信用信息主體權益。 《綱要》強調健全信用信息主體權益保護機制。以建立針對未成年人失信行為的教育機制為重點,通過對已悔過改正舊有輕微失信行為的社會成員予以適當保護,形成守信正向激勵機制。 建立信用信息侵權責任追究機制。進一步加大執(zhí)法力度,對信用服務機構泄露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侵犯個人隱私等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厲處罰。 《綱要》同時要求強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專家點評 讓守信者一路暢通
當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tǒng)尚未形成,社會成員信用記錄嚴重缺失,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健全等。 作為首部國家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專項規(guī)劃,綱要對信用建設提出一系列任務。就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分析表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對于保護公眾和企業(yè)合法權益,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促進經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將為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發(fā)活力、防范風險起到重要作用,令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 (責任編輯:北京中企普信國際信用評價有限公司) |